“2025安联中国峰会·企业论坛”9月3日在上海召开。论坛汇聚了全球500强企业高管、产业创新领袖及政策专家同席,深入探讨内需新动能与海外新蓝海的协同之道,助力中国企业破局增长、链接全球。
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林顺才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安联集团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历经多次经济周期与危机考验,积淀了深厚的风险管理经验。目前,安联在中国已构建起涵盖企财责任、贸易信用、延保服务、雇员福利、要员保障及资产配置等核心业务,致力于以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掘金内需市场,并借助全球服务网络,护航中国企业扬帆出海远航。
安联商业保险亚洲区总裁史德盛先生共享了安联全球视角下的企业风险管理棒棒策略。
本次论坛立足于全球经济再平衡与国内“稳增长、促转型、防风险”政策交汇的时代节点,特邀知名经济学家、商业领袖及行业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并引发了多轮精彩的智慧交锋与观点碰撞,直面世界经济新格局,擘画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蓝图。
首场圆桌对话特邀嘉宾上海虹桥商务区投资促进与公共服务事务中心主任朱莹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知识产权总监马骏以及安联商业保险大中华区CEO曾万里、安联贸易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雷马信,就企业出海的现实挑战与系统性对策展开深度对话。
朱莹华先生对出海企业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牢固树立本地化合规经营理念,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与商业准则;第二,针对贸易、人力资源及供应链等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前建立专业、高效的本地化团队以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第三,除价格因素外,企业在选择法律与保险等配套服务时,应更加注重服务商的实际落地能力与本地资源整合水平。此外,企业应深入当地市场调研,切实提升海外经营的合规性与稳定性。
马骏先生表示,政策与监管的不确定性、全球竞争格局重塑及舆论环境转变,是当前企业出海面临的三大核心风险。他以光伏行业为例指出,美国市场准入限制、欧盟本土化政策扶持以及消费者对可持续性要求的提升,均对企业战略提出更高要求。他强调企业应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与合规体系建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技术与贸易壁垒。
曾万里先生指出,中国企业出海风险正从传统的财产险、责任险向网络安全、供应链重组等复合型风险扩展。安联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如网络安全险、ART替代风险转移工具)、升级承保能力及提供定制化方案,帮助企业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化运营体系。他建议初出海企业将保险作为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事后补救手段。
雷马信先生强调,变化多端的贸易形势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付款周期延长,企业需高度重视国别风险评级、行业风险动态与买方信用评估。他建议中国企业建立更精细化的内控与信用管理体系,借助专业机构本地化洞察与数据支持,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应对能力。
围绕开拓海外新蓝海和激发内需新动能的两大核心主题棒棒策略,锦江集团副总裁周维、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发表主旨演讲。第二场圆桌论坛深度聚焦企业转型与风险管理的实践。
百事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